
在使用轴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误区,今天就讲一下轴承认知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轴承难道不是标准件吗?
首先有这个疑问的人,一般是对轴承有些了解的,不过要回答这个问题,却不那么简单。那得说轴承既是标准件,又不是标准件。
这里面说到,标准件的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完全标准化。是指同一个型号轴承,同一个尺寸结构,具有安装互换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说轴承是个标准件,仅指模样个头一样。
第二层含义:轴承不是标准件。第一层含义说了,对于608轴承而言,外形尺寸一样的,内部可能不一样!真正能保证你长期使用的是内部结构参数。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又说轴承不是个标准件。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可以提供不同性能的608轴承供君选择。而如要使其标准化,必须限定轴承的各个参数(尺寸,密封形式,保持架材料,游隙,油脂,封入量等)。
结论:对于轴承而言,大家一定不可简单视其为标准件,一定要明白其非标件的含义,才能在选择轴承时,能对号入座。
举个例子:你去买车,4S店销售和厂家吹嘘质保3年或10万公里,你用了半年发现轮胎坏了,找4S店索赔,却被告知不在质保范围内,你很生气,发誓要怼天怼地怼4S店,却被4S店给怼了回来。保修手册明白写着质保3年或10万公里是有条件的,为整车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质保,你这轮胎是易损件,不在质保范围。
这个问题是轴承的使用寿命问题,对于轴承的使用寿命而言,必须是一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抛开使用条件谈轴承使用寿命就是在耍流氓。同样,这10年还要根据产品具体的使用频率,换算为小时数(h),因为计算轴承寿命时计算不出年头,只能计算出小时数(h)。
有了这些条件,还需要计算两个寿命。
寿命一: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10(考核轴承多久发生材料疲劳剥落),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来源自SKF综合样本):
要明白,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就是考核轴承的耐操程度,一般给出90%可靠性的理论计算寿命。仅有这个公式可能还不够,比如SKF或NSK可能会给出各种修正系数。
轴承的平均润滑脂寿命L50基本就决定了轴承的最终使用寿命,质量再好,不给润滑油(油脂干涸掉了),干摩擦能摩擦多久?所以这个平均润滑脂寿命L50基本被认为是轴承的最终使用寿命(注:平均润滑脂寿命L50为可靠性为50%的经验公式计算寿命,仅供参考用,实际试验评价时离散性较大)。
正常安装轴承时,如果内圈是配合面,那么就会压内圈,外圈不受力,也就不会产生伤痕,如下图。
是的,没错,如果轴承的内外圈相对受力,只需轻轻一压,轴承就容易在钢球表面和滚道面产生损伤压痕(专业名字叫布氏压痕),进而产生异音。所以,任何可能使轴承内外圈相对受力的安装姿势,都可能使轴承内部产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