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球面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常发热、振动和噪声突然增大的现象,表明外球面轴承可能已经破坏,应及时检查并分析原因。常见的破坏形式有:
1、裂纹和断裂:材料缺陷和热处理不当,配合过盈量太大,组合设计不当,如支承面有沟槽而引起应力集中等,将形成套圈裂纹和断裂。
2、电流腐蚀:电流通过轴承,将产生小的电火花,导致接触表面局部退火而出现小坑或黑色亮点。情况严重进将出现较大的凹坑。
3、剥落疲劳:在外球面轴承的滚道或滚动体表面,由于承受交变负荷的作用使接触面表层金属呈片状剥落,并逐步扩大而形成凹坑。若继续运转,则将形成面积剥落区域。由于安装不当或轴承座孔与轴的中心线倾斜等原因,使轴承中局部区域承受较大负荷而出现早期疲劳破坏。
4、保持架损坏:滚动轴承,特别是高速轴承,由于润滑剂缺乏,使保持架与滚动体或套圈接触处产生磨损、碰撞、甚至导致保持架断裂。
5、磨损:当外球面轴承密封不好,使灰尘或微粒物质进入轴承,或是润滑不良,将引起接触表面较严重的擦伤或磨损,并使外球面轴承的振动和噪声增大。
6、压痕:当外界硬粒物质进入轴承中,并压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可使滚动表面形成压痕。此外,过大的冲击负荷也可以使接触表面产生局部塑性变形而形成凹坑。当外球面轴承静止时,即使负荷很小,由于周围环境的振动也将在滚道上形成均匀分布的凹坑。
7、锈蚀:水分或酸、碱、盐类物质等侵入外球面轴承或润滑剂选用不当将引用起轴承锈蚀,精密轴承即使轻微锈蚀也将使轴承报废。
本文由陌贝网小丽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