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 最新资讯 > 陌贝视角 > 风电轴承国产化应用尴尬之痛:国产轴承行业的重大挑战与机遇
风电轴承国产化应用尴尬之痛:国产轴承行业的重大挑战与机遇
2020-10-30 15:45:29 分类:陌贝视角
摘要:任何一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应用,都面临着行业老的一代的巨大挑战!如果是替代进口,那就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就更大了,风电的轴承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困局!

任何一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应用,都面临着行业老的一代的巨大挑战!如果是替代进口,那就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就更大了,风电的轴承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困局!众所周知,轴承是风力发电机组整机中的核心部件,分布在风机的偏航、变桨、传动链、发电机各个分系统中,包括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轴承、增速机轴承、发电机轴承。由于风机在空中运行,面临高低温,湿热以及沙尘等恶劣使用环境,同时故障维修成本高,一旦出现故障,在空中维修可想而知,甚至吊装下来维修。因此对轴承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其可靠性运行小时数都是10的多少次方小时才能满足。


陌贝网


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轴承、增速机轴承、发电机轴承这五大轴承中,偏航,变桨,发电机轴承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3MW以下的主轴轴承也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大兆瓦的主轴轴承,增速机的主轴承却一直未能实现国产化;包括直驱机型的发电机主轴承,同样需要进口(大兆瓦)。大轴承国产化这个问题的迟迟不能解决,给中国风电主机埋下了巨大的降本及技术隐患:

不国产化,轴承价格始终无法下调:主要你国产化,国外品牌就价格就会应声下降,这是在其他行业得到了印证的事实。根据我对行业了解,增速机的主轴轴承成本占比达到了增速机的10%以上(数据不完全正确,某些厂家就这个水平),200万一台的增速机,仅进口的轴承采购成本就高达20多万,更加难以接受的是你的产能安排只能受制于国外的产能计划,提前全款,排产交付(当然这种营商环境还是不错的)对于中国未来突飞猛进的风电装机趋势,无疑是个重大问题。

不国产化,风机的技术进步就一直受制于外。开发一款新的机型,首先你得考虑轴承能否满足,或者老外能不能,愿不愿意给你开发,因为习惯了老外的产品可靠性,包括标准都是按照国外标准执行,无疑我们国产产品的技术进步有时候潜移默化的就按照国外标准设计(不是国外标准不好),这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中国风电的供应链敲响了一次警钟,大轴承的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国外疫情的控制宽松策略,导致进口品牌的大轴承产能下降,价格猛涨,同时还受制于运输等因素,有钱无法买到相应的产品。我们看看专业人士统计的风机轴承供应商,就我个人了解,大兆瓦风机的主轴轴承,直驱机型的电机轴承,增速机的主轴承等基本被SKFFAGTMKEN及少数NTN国外品牌一统天下,无论是从产业链安全,还是从行业降本的角度来看,这种局面是存在巨大风电的。

中国风电规模发展不过20年,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而未来二十年至少超过10亿千瓦的风电将会树立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更重要的是,风机更大是趋势,这对中国的轴承业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巨大市场机遇!轴承的国产化未来可期,我相信没多久就能解决!

陌贝广告图